台灣人不懂時尚、很少穿得好看的話題時常被討論。如果我們在各個論壇或新聞網站上快速搜尋,就能找到許多相關文章(如圖所示)。
18 到 35 歲的人:一般認為他們比較重視外在,也比較願意花時間和金錢在穿搭上。
我在我大學的 Facebook 社團發佈了一個問券,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項目:
1. 參與者對台灣人整體穿搭行為的看法。
2. 參與者自己的穿搭習慣及相關問題。
3. 參與者對於關於穿搭相關平台的看法。
樣本數: 132
年齡: 主要分布 19-24 歲 (83.3%)
性別: 女性 69%, 男性 31%
我建立了一個機會點地圖,找出三種潛在的目標使用者,並使用 HMW 方法來定義必須解決的問題。
1. 我們可能如何幫助他們穿得更時髦?
2. 我們可能如何增加他們想要穿搭的頻率?
「如果大多數人都期望透過這個平台學習別人的穿搭,那麼誰會分享自己的穿搭呢?」,所以
3. 我們可能如何提高他們分享自己穿搭的意願?
在對目標使用者和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有了更清楚的瞭解之後,我希望能透過第二輪的研究,對要處理的HMW問題有更進一步的想法。
方法
形式:Google Meet 2 小時會議
參加人數:8
年齡: 22~28 歲
性別:4 女 4 男
特徵:包括單身/非單身、會/不會打扮
經過一連串的研究,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麼,可以幫助我之後的設計?
根據這三種潛在目標使用者,我為每個人建立了一個人物誌,幫助我專注於設計一個能滿足他們需求的解決方案。
正向
負面
在這個專案中,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利用研究來找出使用者所面臨的實際問題,而不是依賴自己的假設。在整個設計過程中,從研究到設計,我都專注於核心理念和用戶需求。我相信,從使用者的角度來進行設計,有助於我創造出實用的產品。